关于公开遴选《信用体系建设对无锡市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研究》项目服务单位的公告
发布时间:2025-05-16 浏览次数: 【字号:默认 大 特大】
为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,积极响应无锡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需求,通过专业研究,深入分析信用体系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,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,为无锡市优化营商环境、提升产业竞争力、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信用保障,现决定面向社会公开遴选《信用体系建设对无锡市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研究》项目服务单位。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:
一、委托单位
无锡市发展改革研究中心
二、申报单位
高等院校、科研咨询机构、大型企业、行业协会、社会组织、各类智库,以及其他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机构或组织。
三、委托内容
《信用体系建设对无锡市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研究》课题研究。
四、方案内容
说明:方案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所列要点。
1.分析信用体系现状:研究总结无锡市信用体系建设现状,包括信用制度建设、信用信息平台建设、融资服务、信用评价等信用信息应用、信用监管与服务等方面。
2.研究信用体系对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:深入分析信用体系如何通过降低交易成本、优化资源配置、增强市场信心等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。选取无锡市典型的新质生产力企业或产业,分析信用体系对其发展的影响,通过实证研究验证理论分析。
3.研究信用体系建设如何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建议举措:结合无锡市实际,提出信用体系建设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度融合的路径,提出加强信用法规建设、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、加强信用监管、优化信用服务等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,为无锡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的信用保障。
五、申报条件
1. 申报单位应根据自身研究优势,精心组建项目组,并对组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负责。
2. 项目组负责人应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,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,具有高级(或相当于高级)专业技术职称,近年来承担过省级以上相关类别的课题、规划、研究报告等工作的单位优先。
3. 项目组负责人必须是该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真正组织者和指导者,并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。挂名或不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的,不得作为项目组负责人。团队成员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一定工作经验。
4. 项目组应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精神,熟悉无锡信用体系建设领域的发展情况,结合无锡实际开展研究,能够分析查找深层次问题和原因,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和工作措施。
5. 项目组负责人必须参加委托单位组织的成果汇报及评审会,并汇报项目成果。
6. 项目服务单位须按要求及时提交项目成果,其知识产权归委托单位所有。未经同意不得擅自公开发表或出版。
7. 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或个人名义申报。
六、遴选程序
1. 申报期限:请于2025年5月26日17:00前送达无锡市发展和改革研究中心, 逾期不再接收相应文件。
2. 申报材料:申报单位须如实填写《项目申报书》(见附件),填写内容应简明扼要,突出重点研究方向、内容以及相关深度,签署审核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。
3. 证明材料:申报单位须提供单位资质、项目负责人及主要成员的专业技术职称、获奖证书等材料复印件,并加盖单位公章。
4. 提交材料:申报单位应通过现场或邮寄方式密封提交纸质版《项目申报书》(一式五份)和证明材料。
5. 组织评审:委托单位将组织评审小组,从项目方案的科学合理性、创新性和可行性,研究团队实力和已有工作基础等方面,对申报单位的申报书进行评估,择优遴选。结果确定后,将在无锡市发展改革委网站发布公告信息,并及时通知项目服务单位联系人。
七、研究进度要求
1. 签订协议。项目服务单位接到遴选结果通知后,及时与委托单位签订方案编制委托协议,正式确定编制方案和相关事宜,并立即开展研究工作。
2. 完成时间。项目服务单位应于2025年10月31日前提交最终成果。
八、经费补助
《信用体系建设对无锡市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研究》项目经费预算不超过20万元,具体委托研究经费以签订合同为准。
九、联系方式
通信地址:江苏省无锡市永乐路新江南花园118号,无锡市发展改革研究中心(邮编:214023)。
联系人:周铱洵、方彬彬;联系电话:0510-85056202、0510-85057615;传真:0510-85021727。
十、其他事项
本次遴选工作事项由无锡市发展改革研究中心负责解释。
附件:申报书.docx
无锡市发展改革研究中心
2025年5月16日